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金刚砂地坪一站式品牌服务商

12年专注透水混凝土外加剂、金刚砂地坪材料研究、生产、批发、施工配套服务

全国服务热线
15922204805

首页 > 新闻中心 > “海绵城市”改造 |干货分享,案例分析
新闻中心
“海绵城市”改造 |干货分享,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9-02-22        浏览次数:35        返回列表

 

海绵城市改造 |干货分享,案例分析

 最近我做了几个海绵城市的改造项目,这可是个热门的话题啊!我们也在努力的研发中,相信业内的朋友比较感兴趣!我呢希望受到更多朋友的关注,当然不是我写得有多好,这里的部分文字及资料来自个人平时工作中的总结,只代表我个人的观点,但同时希望对朋友有帮助。

 首先海绵城市的概念是什么?接下来让官方来解释什么是海绵城市吧!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传统城市的建设模式是粗放式、破坏式的,海绵城市则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低,因此海绵城市建设又被称为低影响设计和低影响开发(LID)。

 

我在平时的工作中呢也总结有以下几个LID低影响开发的策略:

一、LID低影响开发策略

雨水进入到土壤,通过植草沟,旱溪或者下凹式绿地方式将雨水下渗吸收,未完全吸收的雨水将溢流到雨水管网中,最后将超标的雨水排放掉。

另外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采取措施:

1、透水铺装

2、下沉式绿地

3、生物滞留设施

4、透水塘

 5、湿搪

 6、雨水湿地

 7、植草沟

 8、渗管/

 9、植被缓冲带

 10、初期雨水弃流设施

 

二、海绵城市的核心是什么?

海绵城市的核心实质上就是合理地控制降在我们城市下垫面上的雨水径流,使雨水就地消纳和吸收利用。

那这个怎么来实现呢?

要实现它的六个关键字:渗、滞、蓄、净、用、排

1,由于我们城市下垫面过硬,到处都是水泥,改变了原有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因此,要加强自然的渗透,通过土壤来渗透雨水,这样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减少从水泥地面、不透水路面汇集到管网里雨水,可以涵养了地下水,补充地下水的不足,还能通过土壤净化水质,还可以改善城市微气候,从国外的经验看,土壤有一定的含水量后,白天可以适当蒸发,能够调节微气候,所以把渗透放在第一位。

 

2,就是把雨水留下来,要尊重自然地形地貌,使降雨得到自然散落,原来到湖里的还去湖里,原来到沟渠里的还去沟渠。现在人工建设破坏了自然地形地貌后,降雨就只能汇集到一起,形成积水。所以要把降雨蓄起来,蓄也是为了利用,为了调蓄和错峰,不然短时间内汇集这么多水到一个地方,就形成了内涝。

 

3,主要作用是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雨水径流量。比如说,通过微地形调节,让雨水慢慢地汇集到一个地方,用时间换空间。我们城市内的降雨,是按分钟计、按小时计的,这跟大江大河不一样。城市内短历时强降雨,对下垫面产生冲击,形成快速径流,积水攒起来就导致内涝。因此,非常重要,可以延缓形成径流的高峰。

 

4通过土壤的渗透,通过植被、绿地系统、水体等,都能对水质产生净化作用。现在城市里的初雨,就是第一次下的雨,是非常脏的,应该蓄起来,经过净化处理,然后回用到我们城市中。

 

5,尽可能利用天上给我们降下来的雨,不管是丰水地区还是缺水地区,都应该加强雨水资源的利用。比如停车场上面下的雨,我们传统的方式是快排,那么,可不可以进行收集净化以后,直接用于洗车,当然是可以的。我们现在浇花浇树要用自来水,既消耗能源、又消耗水资源。我们应该通过渗透涵养,通过蓄把水留在原地,再通过净化把水用在原地,也可用于景观喷灌中。

 

6,有些城市就是因为降雨多了,渗透也渗透不了,用也用不了那么多,所以才导致的内涝。这就必须要采取人工措施,把它排掉。

 

通过人工和自然的结合、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结合、地上和地下的结合,可以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还可以解决水体黑臭的问题,还可以调节微气候、改善水生态等等。因此,海绵城市建设不是一个单纯的目标,而是一个综合的目标,是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的转型。(以上图片资源来自于海绵城市相关网站)

 

三、改造的目标:

 控制雨水外排,提高排放水质,提升景观效果,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

 

四、成功案例展示:

 哈尔滨:雨水弹性城市的绿色海绵

 ——群力雨水公园

 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俞孔坚教授主持的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获得今年唯一的综合设计杰出奖。俞孔坚教授的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探索了一条通过景观设计来解决城市雨洪问题的创新方法:即建立城市绿色海绵,将雨水资源化,使雨水发挥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补充地下水,建立城市湿地,形成独特的市民休闲绿地等等。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目前已经成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以上案例图片及相关项目介绍来自于土人景观网)

最近在互联网上找到一组关于海绵城市的大数据,也分享给大家:

3100亿:2013年,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县级以上城市受淹234个,直接经济损失3100多亿元。(数据来源:住建部)

16个: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迁安、白城、镇江、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等16座城市入选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范围。(数据来源: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

865亿:政府计划3年内投资865亿元,建设面积450多平方公里,在此基础上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按此计算,每平方公里投资约1.9亿元。(数据来源:住建部)

万亿:16个试点城市已披露未来三年投资总额近1200亿元,平均每个城市投资71.6亿元,海绵城市建设,与全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棚户区、危房改造相辅相成,构成城镇化建设升级版,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容小觑,预计海绵城市建设将拉动万亿投资。